说捣说捣微生活



 

 

       文/尘居士

       微生活,21世纪以后这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  很久很久没有好好的写微博了,即便是用来发布主要作品的微博,也没有好好的写一些东西在上面,一般都是由轻博客上自动分享过来的链接。不在个人主微博上发布其它文字的缘故,主要是因为不想把生活里琐碎的东西牵扯进来,我只是想展示自己纯粹的一面,没有功利,没有毫无技术含量的吐槽,没杂乱无章的生活节奏。

      接触和经营微博的时间很早,可以追溯到微博刚刚起步的09年,现在想想恍如昨日一般。从一开始接触微博到现在,写过很多东西,发布过很多东西。很多年以后回头再翻开微博看,发现这些年以前心路的历程,生活的历程,静悄悄地流淌而过。生命在无数文字和照片之间无声地升华,得到和失去,悲伤和欢乐,最后收获很多难以言表的情绪。只是在蓦然间发现,对于我来说,这些并不算什么,留下那些只字片语,留下那些还未曾表达清楚的情感。微博表达的还不够,大多数时间记录的事物缺乏深度。于是选择了轻博客。

      但是为什么说21世纪以后微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呢?记得最早的时候应该是QQ空间,我们最习以为常用来记录生活的工具,即便是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保持着这个习惯。接下来51社区狠狠地火了一把,因为它免费开放了华丽的个人注册空间,不再像QQ空间那样每一样装扮都要消耗金钱。对于当年大部分对虚拟消费不感冒的普通人来讲,51社区无疑吸引了大批用户。再后来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博客功能,不断把这个市场份额稀释掉。还有一些比如人人网或豆瓣圈子类的平台,也曾有过很大的影响力。而今的51社区也只好没落了。由于博客操作形式相对复杂,智能终端的普及规模迅速提升,一种操作方便、简单的博客就此应运而生,他就是如今普及率最高的微博。但是今天微博也面临着来自微信和轻博客等平台的强力竞争,在实用性和深度方面明显要弱于后者。可以说,未来微博如果不在这方面下功夫的话,被淘汰是迟早的事。

      关于微博在现状下会被淘汰的预测,在这里多说两句。微博诞生之初,主要是基于两大要点,第一操作简单,第二字数简短。操作简单这个特点将会在今后被无限地发展下去,而字数简短这个问题,将是微博发展的瓶颈,如今无论技术和应用环境都和当年twitter初始设计有着相当大的变化,如果还要抱着这个初始设计不变的话,结果可想而知。当然这几年微博也积极地做了很多调整,最大的改变之一当然是现在用手机可以发多张图片了,广告量和硬性广告推送也是当年不敢想象的。但我觉得以微博目前的这种模式看来,还不足以作为一个有一定深度记录生活的平台。它更多的是记录了生活的宽度。反观微信,它弥补了微博天生的缺陷,整合了QQ的即时通讯,并且让很多小个体在上面迅速得到赢利和发展,这是微博需要迎头追赶的。以上仅为个人观点,如有不实之处欢迎指正。

      说了这么多,似乎还没有说到微生活上面去。21世纪的微生活时代其实就是网络化时代,它能够有那么一个空间给我们每一个人存放一些记忆。无论是以何种形式,它都是即时的,真实的记录着我们的生活。在这个每个人越来越孤独,越来越缺乏沟通的时代,我们只有和自己说一些悄悄话了。所以我们需要博客这样的工具来存放我们的记忆,随着时间的推移,当我们都在不停地叨念着《致青春》的时候,打开我们自己的博客,你会发现,这是我们存在的证明。

      光阴无情岁月无心,当记忆悄悄退化以后,寂寞的现代人只有在存放良久的网络上才能打开自己的记忆之门,重温曾经那一段段一去不复返的时光。其实无论是空间、博客、社区、家园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匆忙的生活里挤出一点点时间,为这单调的生活画一个符号。而这些符号、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就像一些细微的碎片一样,构建成我们生活的过去。所以这些行为都是一种微生活的行为,一瞬间的感悟,一瞬间的喜悲,一瞬间成就的生命转折,这是21世纪以来最独特的生活方式。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,会有更快、更好记录生活的方式,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环境的发达,人类还会有更新的一种生活方式出现,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离不开这种微生活了。

      其实我们应该珍惜这种生活,你每写下的一个字,每拍下的一张照,每说的一句话,每录下的一段视频,都是成为我们未来记忆的一部分。就我而言我更希望我的这一部分更加精彩,更加多一个视角,更加完整清晰一些,即便是转载任何一个字,我也会留下当时的感受。所以我很久没有好好的经营微博了,不在为是否有多少人关注而努力,就当仓库一样,存放着我的回忆和情绪。然后我选择了一种更好的记录方式,当我没有记忆的时侯,我会打开它,因为至少能证明,我还存在过。

2013.12.5

评论(7)
热度(5)

© 尘居士 | Powered by LOFTER